光物理性微波癌症篩檢技術 惠及普羅大眾癌症篩檢
崑山科大電腦與通訊系副教授吳宏偉,帶領博士團隊研究「光物理性微波癌症篩檢技術」,該技術同時獲得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畫、經濟部專利商品化計畫與科技部國家型科技計畫補助,總計畫金額共1676萬元。
吳宏偉教授的研究團隊已在臺南科學園區成立公司,發展「光物理性微波癌症篩檢技術」是團隊們多年的心血結晶。吳宏偉教授表示,目前不論國內外,現有的高階癌症篩檢技術為CTC+DNA分析,該技術雖有高靈敏度,但檢驗過程相當複雜耗時且費用極為昂貴,在健保不給付的條件下,並非所有人都做得起這樣的檢測,「光物理性微波癌症篩檢技術」價格極具競爭力,未來上市後則能惠及普羅大眾。吳宏偉教授對該技術信心十足:「我們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應該負擔的起高階癌症篩檢」。
該技術整合光物理性晶片與超寬頻(67 GHz)微波介電分析技術,發展可快速篩選並鑑定血液中癌細胞種類之檢測平臺。該平臺以純物理技術為基礎,避免使用傳統生物技術具化學性的biomarker或antibody進入血液中。另外,該平臺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就算血液中的癌細胞密度極低,仍可被鑑定出來,只要是癌(或正常)細胞、細菌或是任何生物粒子,皆可透過該平臺快速且準確的鑑定。
「光物理性微波癌症篩檢技術」已通過美國專利1件、臺灣專利3件,另有多項專利審查中,該技術更在2014年獲得國家新創獎與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前20強之殊榮,亦通過義大醫院IRB並與奇美醫院合作成立循環腫瘤細胞實驗室,預計在2015年9月開始進行臨床試驗。該技術已獲得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支持,預計在3年後上市,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