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推新藥修法 生技利多
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日前表示,希望在2月發動《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簡稱新藥條例)修法,納入非侵入性醫材,領域包括創新檢測晶片、高階影像醫材、非侵入式檢測技術等精準醫學,其中體學、基米、世基、賽亞等30餘家醫材創新技術,都有機會受惠。
陳建仁宣示,下個月他將率先啟動生技政策大盤點,推新藥條例修訂與有關《特別法》草案擬定,聚焦人才(引進)、創新、資金、臨床、稅務等領域,未來要真正「政策性圖利產業」。
台灣自1982年起,在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科技政委李國鼎等推動八大重點科技起,生物科技就成為重點項目,尤其肝炎防治在當時奠定基礎,但歷經30年後,電子業蓬勃發展,生技卻受到延宕。
其實,政府推動生技並未停下來,1995年起,一連串的「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2002年則有「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到2009年的「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等,逐漸讓生技產業撐起規模。
其中最重要的是2007年的新藥條例,鼓勵創新生物技術開發,聚焦新藥領域,是台灣首次就個別產業提出投資獎勵法案,將在2021年底落日,符合條件的生技公司將可受到租稅優惠。
值得注意的是,新藥條例定義之生技新藥產業,醫材部分指「高風險醫療器材」,僅涵蓋「植入或置入人體內」的第三等級醫療器材,才可向經濟部工業局提出申請審定為生技新藥公司,除了適用為期五年的相關投資抵減優惠措施,也可在未獲利前申請掛牌進入資本市場。
近期,以體學為首的精準醫療領域公司,包括使用的儀器、程式及硬體設備等,都具備極高科技含量,其領域包括光電、機械領域,其檢測領域則包括癌症基因檢測、六大基因體技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