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胜肽元件除蟲 交大奪世界基因賽第三名 Blue-Peptide Disinsected
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團隊NCTU Formosa以藍光結合小型胜肽元件,研發專一性害蟲捕捉裝置,月初參加美國第10屆「國際基因工程競賽」,從32國、250隊中脫穎而出,奪得世界大賽第3名等獎項,是歷年來台灣團隊最佳成績。
交大表示,團隊由18名大學部生物科技學系、奈米學士班、應化系學生跨院系組成,在生科系系主任黃憲達、教授何信瑩、助理教授陳文亮、李曉青指導下,擊敗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等名校,台灣則有台大、陽明大學、慈濟大學參賽。
研發團隊指出,利用藍光結合小型胜肽元件,設計出專一性捕捉害蟲裝置,包含對台灣生態有害的紅火蟻、蚊子及斜紋夜蛾、甘藍夜類,以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方式提升捕蟲效能。
團隊設計的小型胜肽元件具有專一性,當害蟲吃下小型胜肽元件後,元件會誘發害蟲產生費洛蒙,吸引同一種類的害蟲,達到大量捉捕害蟲的目標。
「1小時捕到80隻斜紋夜蛾。」研發團隊經過不同顏色光的實際測試吸引效率,發現藍光為吸引害蟲效率最高的光線,為了讓捕捉效率提升,特別設計分為內外兩部分的藍光金字塔型裝置,讓害蟲容易進不容易出。
以流利英文代表團隊做研發介紹的奈米學士班大二學生李欣餘及生科系蕭閔建說,能站在國際舞台上向世界各國呈現研發成果,內心熱血沸騰,感到無比驕傲。
交大表示,交大自2009年參賽以來,首次拿下世界前3,這次參賽共獲總競賽第3名、環境科學類第1、最佳基礎元件及金牌四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