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技術再突破 人造食道實驗奏功
人造器官移植醫學又有重大突破!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團隊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的研究,運用幹細胞技術,成功在實驗室中「製造」出具有生理功能的食道,並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成功。
部分患者因為惡性腫瘤、創傷,或先天性畸形等問題,而有移植食道需求,但直接移植往往會產生排斥問題,也就是捐贈者的食道與被移植者的免疫系統無法相容。
卡羅林斯卡轉譯再生醫學中心主持人帕洛瑪西亞瑞尼指出,該團隊已成功研發出人工膀胱、氣管及血管,而食道可說是所有「管狀」的動物組織中,移植技術門檻最高的構造之一。
研究人員採用的方法,是先從「捐贈鼠」體內分離出食道,接著將管壁的細胞全部清除,只留下類似「骨架」的結締組織層;食道骨架保有原始食道具備支撐力,並能促進血管增生的特性。研究人員再於骨架的空隙間「填入」低免疫原性的「骨髓間質幹細胞」,可避免植入後需要依賴「免疫抑制劑」來防止排斥反應。
填入食道骨架的間質幹細胞,會逐漸長成表皮與肌肉組織,在3週後形成具有生理功能的食道,而在植入實驗鼠體內2週後,人造食道周圍的神經、肌肉、表皮、血管等組織,都已經與人造食道緊密連結,且實驗鼠進食狀況完全正常,體重甚至較移植前增加,不久後將應用於人類食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