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下降心房顫動者防中風
近日氣溫大幅降低,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提醒,心房顫動患者罹患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機率變高,一旦罹病,失能嚴重且死亡率更高,高危險群民眾應做好保暖。
尹居浩指出,最新版的風險評估指標新增血管疾病、年齡(六十五至七十四歲)、女性等三個風險值,被列入中、高危險群的患者應長期服抗凝血藥,降低腦中風危機。國外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全球四成心房顫動患者並未正確用藥,主因為日常飲食受到傳統抗凝血劑治療限制。
台北市一位八十二歲陳老太太就是典型個案。她幾年前心房顫動造成中風,必須長期服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醫師囑咐千萬不得食用香菇、芒果、花椰菜等含有維生素K的食物,以免病情惡化。
但老太太腦中風後記憶力受損,孩子又沒能時刻在旁緊盯,常忘了哪些東西能吃、哪些不能吃,曾吃了一盤花椰菜,導致皮下嚴重出血,病情控制不穩定。
據統計,國內平均每六名腦中風患者,就有一人是因心房顫動引起,每五小時就有一人因心房顫動中風。尹居浩呼籲,有心房顫動、中風等病史民眾,應做好保暖,以免低溫時引發中風。目前新型抗凝血藥療效改善許多副作用,且飲食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