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黴菌必須基因序列看對眼
又濕又悶的環境,也是會造成香港腳的黴菌最喜歡的溫床,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感染,有的人又不會呢?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發現,人類感染香港腳的原因,可能和基因有關,不完全是清潔習慣的問題。
交大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黃憲達表示,黴菌入侵植物和人體的機制,很可能有共通性;交大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同樣悶濕的環境當中,卻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香港腳黴菌,可見感染香港腳黴菌疾病的機制和清潔徹底與否並不完全相關。
黃憲達表示,因為人體也有sRNA,因此推測,香港腳黴菌可能也是像灰黴菌利用sRNA以「木馬屠城」方式入侵植物的原理一樣,透過偽裝手法入侵人體皮膚。
不過人會成為香港腳黴菌的「宿主」,前提必須二者基因要相互「看對眼」才行。
黃憲達指出,空氣當中有許多黴菌,且人體表面各部位都有許多黴菌存在,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的原因,就是因為黴菌的sRNA找不到「對的人」,也就無法引起感染。
利用基因能否看對眼的機制,黃憲達說,未來防治香港腳,就可以運用這個原理製造基因噴劑,噴在皮膚上,當黴菌進入皮膚之前,就先和噴劑成分結合降解,更快而有效的防治香港腳。
香港腳其實就是足癬,為什麼叫香港腳?有一說是,鴉片戰爭後清朝將香港割讓給英國,接管的英國大兵從乾燥的英國轉進到濕熱的香港後,腳趾變得又紅又癢抓得破皮流血的人一堆,英國人因此開始稱這個症狀為「香港腳」。
從過去的統計分析,會得香港腳的多數是青少年或成年男性;女性通常較少得足癬,但己婚婦女得病機率又高些,因為婚後被先生傳染的機會增加。
此外,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很少得足癬,如果小朋友「看起來」像得了香港腳,很可能是別的病,應該趕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