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運動員 當心運動傷害
現在大家都知道要運動才健康,不過每天從早忙到晚,很多人都只到假日時才能盡情運動,書田診所物理治療中心組長蔡佩玲提醒,久沒運動的人都以為要做激烈運動才算有運動到,結果平日肌肉沒準備好,肌耐力不足,柔軟度又不夠,動愈多也傷愈多。
蔡佩玲表示,其實運動的重點,是最好每天都要動,她表示,其實不必一定要跑步,或是激烈打球才算運動,如果能增加每日的「身體活動量」也可以有運動的效果,「身體活動」泛指任何形式的身體移動,活動量可以用累積的,身體活動量越高,能量消耗越多,對健康的改善與促進也越好。
能促進身體健康身體活動類型可分為四大類型:有氧適能活動、肌肉適能活動、柔軟度活動、平衡協調活動。有氧適能活動在進行時,是以大肌群的運動為主,包含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及費力身體活動。
像用一般速度騎腳踏車、攜帶有點重的東西走路、費力的家務、下山健走、下樓梯…等,屬於中等費力身體活動;而跑步、上山爬坡、上樓梯、快速地騎腳踏車、打球、搬運重物..等,則是費力身體活動。
要如何避免運動傷害呢?蔡佩玲提醒,活動時要選擇合適的裝備,包括服裝、襪子、穿對鞋等等,活動前要做暖身,運動後要做緩和運動,而且要選擇適合運動的場所,例如不要穿著拖鞋就在柏油路上跑步,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不慎受傷時,則要遵守PRICE原則處理:保護、休息、冰敷、壓迫、抬高,然後儘早就醫。蔡佩玲說,若是要用身體活動積為每日運動,記得每次活動至少要維持10分鐘以上,每週只要累積有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若是費力運動則每分鐘可抵兩分鐘,如此就可以達到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