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見之未來,我們不會購買質子治療儀器
文 / 鄭鴻鈞醫師 (放射腫瘤科主任)
最近一週,質子放射治療的新聞廣告,讓我非常困擾。全台將有4到5個醫學中心計劃購置這台昂貴的儀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是台灣唯一的癌症專科醫院,在可見的未來,我們不會購買或建造這套設備,為什麼?
在談這個議題之前,必須先瞭解美國的現況。第一、如果不治療前列腺癌(攝護腺癌),所有擁有質子放射治療儀器的醫院都會經營困難。為了生存,許多醫院聲稱「質子放射治療,可以使治療的併發症減少」。第二、去年十二月,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雜誌(JNCI)才刊登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比較質子治療與現在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的療效,結果是在治療後6個月時,質子放射治療在泌尿系統的副作用較少,但是這個優勢在12個月時就消失不見。第三、全美流行病學監測機構(SEER)的數據庫顯示,接受質子治療的病人有較高胃腸道毒性。
質子放射治療,理論上有更緊密地和集中的光束,可能減少併發症的機會。但因能量集中的關係,質子治療對病人身體外形,器官或腫瘤瞬間位移較為敏感。因此,臨床上尚未證實質子治療較為優越。
事實上,如果我們看一下JNCI的報告,接受質子治療的病人教育程度較好,較為富裕,較為年輕,較少的合併症,及不需要抗荷爾蒙治療(病情較輕)。而接受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的病人,治療範圍常包含骨盆腔淋巴結(病情較重)。所有這些因素就貢獻6個月時兩種治療副作用的差異,但這個差異在12個月就消失不見。放射治療最重要的是長期副作用,至今,我們沒有看到長期追蹤的療效報告。Loma Linda大學醫學中心使用質子放射治療已有足夠的年份(台灣也有代理商介紹病人過去治療);只提供了短期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控制的訊息,但沒有病人長期治療的結果。因此,沒有證據顯示,質子治療是更安全的治療。
目前,在美國哈佛大學麻州總醫院和賓州大學醫院正進行一項前瞻性隨機試驗,要回答這個問題。直到我們看到實驗結果,我們應該怎麼辦?首先,個人認為任何宣傳質子治療是更好或更少副作用的新聞或廣告,都應該在空氣中消失。我們不應該支持沒有證據的空泛言論。更重要的,病人在接受質子治療的諮詢前,應該被清楚告知,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質子放射治療能減少副作用或增加控制癌症的機會。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一向主張「站在病人這一邊」,提供給病人最經濟、最有效的醫療。我們支持質子治療科技的研發,期待有一天會有新型沒有副作用的儀器,來嘉惠病人。但是,目前的質子治療儀器無法解決治療中瞬間移位的問題,在尚未證實它比最新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更安全之前,沒有理由讓病人花更多的錢,卻接受不是最佳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