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的成功基因
全球市場的迅速融合、碎片化的消費趨勢、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漲,無疑都給現代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在日本家電企業的衰退潮中,韓國三星、LG等一批韓國企業以黑馬姿態快速入圍。
來自韓國LG總部的資料顯示,2011年,LG電子實現了10.6%的復合增長率。相較於中國發展漸緩的家電行業來說,這無疑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盡管行業內人士對家電行業海外擴張和多元化戰略多有詬病,但韓國式企業的成功壯大、多元化戰略和海外市場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多元化的啟示
與中國企業反復研討是否要多元化相比,很多韓國企業天生帶多元化的基因而來。
有評價認為,韓國的大企業多元化几乎到“泛濫”,但似乎這並不是貶義詞。以LG為例,最初,LG集團的創始人蓮庵具仁會於1947年創建了樂喜化學工業社(LG化學前身),最初的品是乳霜,隨后是梳子、香皂盒、牙膏、洗髮水等品;1958年,金星社(LG電子前身)生出韓國第一台收音機,隨后是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等等,隨經濟開發計劃的實施,發展基礎不斷鞏固,韓國開始邁入發展中國家的行列。與此同時,LG集團不斷擴大化學與電氣電子業領域,為其進入集團公司奠基築石。
隨這兩大業務類別不斷壯大,LG開始衍生出第三類大業務板塊——信息通訊,以電纜、交換機和手機租賃等業務為主要發展方向。除了LG電子、LG化學和LG信息通訊三大主營業務外,LG集團還涉及了多種行業的投資嘗試,包括房地、金融、能源、廣告、建材等等。
這種多元化的路徑,很大原因取決於韓國國情。韓國本身人口數量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市場並不大,卻生了如現代、三星、LG、SK、樂天、起亞等世界級企業。
整個韓國的經濟,與韓國大企業的興衰息息相關。為了保護這些業,韓國在文化上強調“身土不二”,首爾街頭的現代汽車比重占50%左右,冰箱也是一樣,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韓國几乎每個家庭都擁有一台LG生的第一代泡菜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