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蔬菜 超過八成都含過量硝酸鹽
數月前一名婦人食用含過量硝酸鹽的蔬菜,導致中毒。根據過去主婦聯盟抽檢市售蔬菜經驗,超過八成都含過量硝酸鹽。今天消基會和主婦聯盟共同呼籲農糧署應比照歐盟,將硝酸鹽列入常規檢驗項目。
「硝酸鹽含量 應訂出限制」
目前僅有歐盟針對菠菜、萵苣,依照夏天冬天不同時節,制訂硝酸鹽2000至4500ppm的標準,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澳洲等國則尚未制定。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表示,希望農糧署能比照歐盟標準,訂出硝酸鹽含量限制。
陳曼麗表示,依照過去檢驗結果,發現葉菜類本身的硝酸鹽含量比較高,但像瓜果類則比較少,建議消費者不要只吃同一種類型的蔬菜,且應廣泛攝取各種瓜果。
江守山醫師表示,硝酸鹽本身沒有毒性,但進入人體後會轉變成亞硝酸鹽,一旦攝取過量會造成血液帶氧功能受損,甚至引發食道癌、胃癌、膀胱癌或基因突變,國內目前未制訂出硝酸鹽的安全值,民眾只能自保,外食族盡量選擇竹筍、蘆筍、海帶芽不會有農藥過量的食材。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則表示,硝酸鹽普遍存在自然界,為求安全,建議民眾不要每天吃同一種蔬菜,烹調時可多用熱水沖洗、汆燙過再煮或適度加熱,就能去除部分硝酸鹽。
日照不足 容易累積過多硝酸鹽
農友在種菜時習慣使用氮肥,一旦在日照不足的情況下施肥,因為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很容易累積過多的硝酸鹽,消費者食用過量將導致中毒、甚至可能致癌的情形,以往台灣葉菜栽培,均習慣性偏重氮肥,常出現硝酸鹽含量超過5000ppm的例子。
台大園藝系退休教授鄭正勇表示,農糧署除了要訂出硝酸鹽檢測標準外,也要教育農友,在還沒出貨前必須先自行檢查硝酸鹽含量,並且不要使用太多氮肥,且要讓作物有充足的日曬,盡量不要在清晨日照不足時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