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製造業啟動大改革
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百年罕見的金融大海嘯所重創的經濟逐漸恢復元氣,美國的製造業者開始重新思考他們的營運,展開數10年來最激烈的工業結構大變革,加快製造業占美國經濟比重下滑,與從汽車與基礎化學等重工業,轉向超快速電腦晶片等較高科技工業發展的腳步。
道氏表示,隨著該公司轉往利潤較佳的特殊化學發展,今年將處分約20億美元價值的基礎工廠與其他資產。家電用品大廠惠而浦表示,去年削減約十分之一產能,銷售額減少9.6%。相較之下,英特爾因電腦設備需求回升,正擴大對美國廠投資數十億美元。
這些最新動作,加快製造業占美國經濟比重下滑,與從汽車與基礎化學等重工業,轉向超快速電腦晶片等較高科技工業發展的腳步。某些公司,例如汽車製造業者正在縮減規模以因應美國需求的下滑,或投資較小、較有效率的設備。 根據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估計,去年美國的汽車與化學品製造產能分別減少4.4%與1.7%,至少是自194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相較之下,同期美國半導體的製造產能增加10.4%。若就整體而言,聯準會估計去年美國工業產能較前1年減少1%,創最大年減幅。另外,美國商品製造業去年裁員超過230萬人。
有鑑於此,經濟學家們認為,在數百萬名受創最重行業工作的勞工難覓新職的情況下,美國的高失業率還將維持許多年。雖然有一派經濟學家視此結構大變革,是美國工業去蕪存菁與提高獲利率的必經過程,但另一派經濟學家則擔心恐怕讓一些應該能夠生存的公司也被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