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大戰黑人難找白人碴
牙膏界的「黑白戰爭」落幕。生產老牌「黑人牙膏」的好來化工公司,認為嘉聯公司製售的「白人牙膏」涉嫌侵權模仿,提起行政訴訟;經過十一年纏鬥,最高行政法院認定消費者能分得清黑白,判決好來化工敗訴定讞。
黑人牙膏是個歷史悠久的品牌,在國內牙膏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白人牙膏出現後,瓜分不少市場,出現「黑白相爭」的局面。
好來化工八十六年間向公平會檢舉,指白人牙膏的名稱及商品外觀,都模仿該公司生產的黑人牙膏。但公平會調查後,認為不構成違法,好來化工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好來化工認為,白人牙膏以攀附黑人牙膏商譽的方式,榨取成果,構成不公平競爭。
但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黑人牙膏、白人牙膏的包裝圖樣,構思和整體設計都不相同;黑人牙膏有戴著帽子的人頭圖、白人牙膏沒有,白人的包裝文字是橫向、黑人牙膏是直向。
法官認為,消費者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觀察黑人、白人牙膏,不會混淆誤認;量販店基於方便,把同類牙膏放在一起供消費者比較選購,不能以此認定是白人牙膏攀附之舉。
判決也指出,白人牙膏從民國七十八年到八十五年,支付鉅額廣告費作宣傳,且以「白人」為商標註冊達廿年,有一定知名度,和黑人牙膏各有市場,黑人牙膏不能以兩者名稱有相對性,即認定消費者會混淆。